> 文章列表 > 艾灸与桑皮纸结合的好处

艾灸与桑皮纸结合的好处

艾灸与桑皮纸结合的好处

皮纸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,艾灸TOP网重拾桑皮纸,传承千年历史文化,还原桑皮卷制艾条、艾柱制作工艺;桑皮纸诞生于汉代,历史悠久。

什么是桑皮纸?

桑皮纸大揭秘

桑皮纸的主要原料

野桑树皮、杨桃花、神丹皮、桐藤花、石灰,主要原料是野桑树皮。
桑皮纸

杨桃花、神丹皮、桐藤花是用来分解纸张的均匀度和轻度,按照节气和气温的不同使用其中一种。石灰是用来除壳和漂白桑皮的。

桑皮纸的制作工序

1、剥皮:剥皮关系到纸的质量,要在每年惊蛰后清明前采剥、斩头、除尾、要桑树驱杆中部的皮。

2、出青:将皮的节部,生出的赤节、青叶除掉。

3、晒干:在烈日下烤晒,要达到干度为95%以上,使原壳的地方起茧。

4、蒸:利用蒸球将桑皮扎成一把把的,加热水蒸。

5、踏皮又叫揉皮:将蒸好的桑皮取出,放在揉皮台上,用脚踏、揉,直到皮壳松动为止。

6、抖壳:皮壳松动后,将桑皮提起抖动,使壳脱落。

7、浆漂:将发酵后的石灰,用滤网将石灰渣除掉,把石灰水倒入浆漂池内、浆漂。

8、洗晒:将漂好的桑皮,放进流动清水河内漂洗、晒干。

9、煮皮:将晒干的桑皮,放进锅内水煮,直到手能将桑皮拉断为止。

10、洗清:将锅内的桑皮,放进洗皮篮内,在流动的水中清洗。

11、初选:放进选筛内一根根的挑选。

12、过滤:在流动河水内设有滤皮池,放进滤水池,将桑皮含有的污水排出。

13、水漂:将桑皮放进水漂池内,要求用流动水并在露天下操作,水过、夜露、日晒等天然变白。

14、挤压:将变白的桑皮,挤压干抖散。

从纸焙上取下晒干的桑皮纸

15、中选:剔除没有变白的桑皮和杂质。

16、打皮:用木制皮碓,将桑皮纤维打散。

17、精选:剔除在打皮中产生的杂质和没有打好的桑皮。

18、袋料:用布袋将打好的桑皮装好,放进河水内袋洗。

19、耘料:在耘料池内加水,(此水要地下水)搅耘。

20、入笪下槽:槽内也必须用地下水。

21、划槽:用两根竹杆划散桑皮浆。

22、加汁:用滤网加进杨桃花或其它两种植物汁。

23、搅拌:用拌浆锤拌匀,再划。

24、抄纸:用竹帘下槽筛抄。(纸的好坏、轻重,全由造纸人员把握)。

25、榨干:抄好的纸夹上掩塔板等工具将其压干。

26、烤晒:将培笼用柴火加热,牵纸烤贴。

27、切纸:根据所需尺寸整理收边。

28、打包:根据所需纸的另数或张数进行精包。

桑皮纸-价值

桑皮纸手工制作工艺是传统手工纸的典型代表,它除了具有纸张的一般功能外,还有如下重要价值:

历史价值

桑皮纸为著名手工艺品,它的生产始于汉末,是典籍、字画、裱背、修复手工纸制产品,千古绝技传承至今。

文化价值

上世纪八十年代,国家档案局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对桑皮纸的使用和鉴定予以高度评价。2004年6月故宫博物院修复倦勤斋通景画,把桑皮纸作为唯一的纸源。使传统的民间技艺拥有了极高品位的文化色彩。

工艺价值

桑皮纸制作过程复杂,工序要作严格,从剥皮到出成品纸前后需3个月时间,这些生产技艺是先辈们集体科研成果的结晶,现代技术难以替代手工操作,是一份极其珍贵的历史遗产。

艾灸与桑皮纸结合的好处
桑皮纸

艾条、艾柱选用桑皮纸手工卷制,艾柱易燃烧、不含化学成分添加,在燃烧过程中桑皮纸和艾绒的燃烧速度同步,灸感温和通透,双效合璧提升施灸效果。古代艾灸文献中记载的艾条、艾柱都是用桑皮纸卷制的。
艾灸与桑皮纸结合的好处

艾灸TOP网桑皮纸卷制艾条、艾柱系列产品,沿用古法艾灸传人塞同龢先生的古法工艺,选用南阳八百里伏牛山野生艾叶,自然晾干后陈放数年,按照古法工艺,碾压、过筛、成绒,再有桑皮纸卷制而成。艾条、艾柱通过与桑皮纸的珠联璧合,显著提高施灸效果,而且艾条易点燃,燃烧均匀透彻,火力温和通透;艾烟微小,色淡白,清淡不呛人,无异味;艾灰细腻,颜色灰白,凝固不散落,容易清理。

艾灸与桑皮纸结合的好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