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动挡汽车变速箱原理
自动挡变速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 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 ,以及液压控制系统和电控系统的协同作用。以下是其详细原理:
1. 液力变扭器 :
液力变扭器是自动挡变速器的核心部件,它利用油液作为介质,通过泵轮、涡轮和导轮之间的相互作用,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变速箱的主轴。
在涡轮与泵轮之间有转速差时,油液通过变扭器内部结构的引导,将泵轮传递来的能量更充分地传送到涡轮上,从而增大涡轮的扭矩,实现增扭作用。
2. 行星齿轮机构 :
行星齿轮机构是自动变速箱的主要变速部件,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合,实现不同的传动比,从而改变车辆的转速和扭矩输出。
行星齿轮机构能够根据油门踏板程度和车速变化,自动地进行变速,使驾驶员可以根据路况和驾驶需求,灵活选择合适的挡位,以达到最佳的驾驶效果和燃油经济性。
3. 液压控制系统 :
液压控制系统由油泵、离合器和制动器等组成,通过油泵驱动液压油推动各种离合器和制动器,使变速器自动换入各种档位。
液压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测量车速、发动机负荷等参数,并将这些参数转换成电信号,从而确定是否需要换档。
4. 电控系统 :
电控系统通过传感器测量车速、发动机负荷等参数,并将这些参数转换成电信号。
电子控制单元(ECU)根据这些信号,确定是否需要换档,并自动调整行星齿轮机构的传动比,从而实现自动变速。
电控系统还可以根据驾驶员的驾驶习惯和行驶状况,自动调整变速器的工作状态,提高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。
5. 机械换挡系统 :
机械换挡系统包括行星齿轮机构和定轴齿轮机构,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合,实现变速变距。
定轴齿轮机构通过齿轮组合的方式实现变速,而行星齿轮机构则能够根据驾驶员的加速踏板控制,自动换入不同的档位,从而实现车辆的变速。
总的来说,自动挡变速器通过液力变扭器、行星齿轮机构、液压控制系统和电控系统的协同作用,实现了智能化、自动化的变速功能,使驾驶员可以根据路况和驾驶需求,灵活选择合适的挡位,以达到最佳的驾驶效果和燃油经济性。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自动挡变速器在哪些车型中最常见?
自动挡变速器的维护保养需要注意哪些方面?
无级变速器与自动挡变速器有何区别?